益生菌與腸躁症

腸躁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腸道疾病,症狀包括肚子瀉、肚子痛、脹氣等,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造成很大的影響。近年來的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菌群的異常可能是導致腸躁症的原因之一。在腸道菌群中,益生菌和抗炎菌可能對腸躁症的治療和預防有著重要的功效。

益生菌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菌群,能夠促進腸道內部環境的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例如,雙歧桿菌和乳酸菌是常見的益生菌,它們可以通過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從而抑制有害菌的附著。益生菌的補充對調節腸道微生態失衡可能有助於改善腸躁症的症狀,但病患在選擇益生菌補充時應該先諮詢醫師的意見。

腸躁症的症狀

腸躁症是一種慢性的功能性腸道疾病,其特徵為腹痛伴隨著排便或腸道習慣改變。它主要發生在西方人口的5%至15%之間,且以50歲以下的女性為主(患病率為11.2%),但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腸躁症具有多種腸道症狀,例如腹痛、腹脹、緊急感、不完全排便感以及腸道習慣改變等,且沒有任何器質性和生化異常。腸躁症還會對生活質量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可能影響患者的工作和日常活動。診斷是基於症狀進行的,需要排除其他腸道疾病,如放射學或內窺鏡檢查所發現的。腸躁症的病理生理學尚未被完全理解,但已涉及多種因素,例如腸道蠕動異常、內臟過敏、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環境因素(尤其是飲食習慣)和腸道微生物菌群的異常(失調),目前仍不清楚其是否是症候群發病機制的原因或後果。 

Nutrients. 2021 May; 13(5): 1506. 

腸躁症的病因


腸躁症是一種常見的腸胃功能性疾病,病因非常複雜。腸躁症的發生原因涉及到多種因素,包括腸道運動異常腸道感覺異常腦腸互動異常以及心理社會壓力等。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症狀都能歸因於這些因素。

近期的研究顯示,腸躁症還與腸道免疫活化腸道菌群失調有關。環境因素也會影響腸躁症的發生,例如早期生活壓力食物不耐受抗生素腸道感染等。

很多病患都抱怨腸躁症的症狀與飲食有關,但真正的食物過敏對腸躁症的發生貢獻有限。此外,一些研究還發現,腸躁症患者的腸道滲透性也會有所改變。

總之,腸躁症的病因相當複雜,包括腸道運動異常、腸道感覺異常、腦腸互動異常、心理社會壓力、腸道免疫活化、腸道菌群失調、環境因素等多種因素。了解這些病因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腸躁症的病理生理機制

腸躁症分類

腸躁症是一種慢性的腸道疾病,按照Roma IV標準,可以根據主要的排便模式進行分類,使用布里斯托便便量表來確定 [2]。腸躁症有四種不同的亞型 [8,9]: 

此外,根據Roma IV標準,腹痛等症狀必須至少每周復發1天,在過去的3個月內出現(但發病至少要早於6個月),且與以下兩個或更多標準相關[1,8,11]:(1)與排便有關; (2)與排便頻率改變有關; (3)與大便形狀改變有關。

腸躁症益生菌腸道菌的關係

腸躁症是一種慢性腸道疾病,其症狀與腸道菌群的代謝功能有關。一些腸道菌群的代謝功能可能會調節腸道症狀的發生和/或惡化。PMID: 33946961  Diarrhea Predominant-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 Effects of Different Nutritional Patterns on Intestinal Dysbiosis and Symptoms

益生菌對腸躁症的影響 

腸道菌群在調節腸躁症的腸道症狀發生和/或惡化方面具有幾種重要的代謝功能。例如,雙歧桿菌和乳酸菌已知具有有益作用,因為它們通過碳水化合物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s)[54],從而使腸腔環境酸化,抑制侵入性細菌的附著[55,56]。實際上,雙歧桿菌和乳酸菌經常被用作益生菌,有助於預防結腸炎症並維持穩定的腸道微生態[57]。雙歧桿菌和乳酸菌還可以產生廣泛抗菌物質,如親脂分子、細菌素和過氧化氫,正如在動物模型中所證明的那樣,這些物質在腸道中與營養物競爭、產生酸性代謝物和降低pH值,從而抑制或破壞致病菌,如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58]。由於它們的特性,雙歧桿菌似乎對治療腹瀉有效,而乳酸菌則可以針對高排便頻率[47]。

膽酸與腸躁症的關係

腹瀉與結腸中膽酸(BAs)水平較高之間也存在相關性[59]。膽酸通過膽道排入小腸,對膳食脂肪的吸收起著關鍵作用[60]。有趣的是,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具有代謝膽酸的功能[61]。然而,在失調的狀態下,膽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響,這種變化似乎與腸躁症腹瀉型(IBS-D)的病理生理學有關[62]。

有害腸道菌與腸躁症的關聯

腸道微炎症在腸躁症的病理生理機制中起著關鍵作用,並導致神經調節失衡,可能引起腹痛等消化道症狀[63]。Clostridiales(Firmicutes)、Bacteroides 和 Escherichia Coli(Proteobacteria)是在特定病原條件下,可能產生大量毒素並引發腸道炎症的機會性細菌[47]。這些細菌在黏膜下定植時,會分解糖蛋白,迅速影響結腸粘液的產生,導致腸道屏障功能改變以及腸道通透性增加,使病原體更容易進入黏膜[47]。此外,E. coli(Proteobacteria)的細胞壁成分Lipopolysaccharide(LPS)可通過激活免疫細胞表面的TLR4受體,促使促炎因子的釋放,引發炎症反應並加劇腸道黏膜通透性[47]。

有益腸道菌對腸躁症的改善

許多屬於Clostridium屬的病原體與腹瀉、腹部脹痛和腹痛等症狀相關[64]。產毒素的Bacteroides fragilis會影響細胞途徑,干擾細胞增殖,損傷DNA並促使上皮細胞釋放炎症因子,這些機制似乎與炎症和癌症的發生有關[65]。相反,非產毒素的Bacteroides fragilis通過產生多醣A來抑制腸道炎症,維持免疫系統平衡[66]。

另一方面,一些腸道菌具有抗炎作用,例如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它是產生丁酸的細菌之一,有助於維持黏膜完整性,降低腸道中病原體的粘附和定植[47,67]。因此,它對改善腸躁症症狀具有潛在的希望[53]。

腸躁症、腸道菌與血清素的關係:為何與憂鬱傾向相關

研究發現,腸道菌群的變化可能會影響色氨酸(Trp)的代謝。色氨酸是許多重要生物分子的前體,其中包括血清素(5-羥色胺,5-HT)。

Cell. 2015 Apr 9;161(2):264-76. Indigenous bacteria from the gut microbiota regulate host serotonin biosynthesis

血清素是一種神經遞質,主要存在於腸道、血小板和大腦中。它在調節腸道蠕動、運動、分泌、血管舒張和營養物質吸收等方面發揮作用。此外,血清素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調節情緒和睡眠方面。

腸道菌群可以影響腸道中血清素的產生。然而,腸道菌群如何調節血清素的生成尚未完全了解。研究表明,腸躁症腹瀉型(IBS-D)患者可能與色氨酸代謝受損有關。在這些患者中,特定的色氨酸代謝物,如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丙酸(IPA),可能影響腸道通透性和免疫反應,從而加重腸躁症的病程。

值得注意的是,血清素與憂鬱症的發生密切相關。由於血清素在調節情緒和睡眠方面的重要作用,當血清素水平失衡時,可能導致憂鬱症狀。因此,腸道菌群、腸躁症和血清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解釋了為什麼腸躁症和憂鬱傾向有關。由於腸道菌群對血清素代謝的影響,這可能使腸躁症患者更容易出現憂鬱症狀。

換句話說,腸道菌群的失衡可能會導致腸道血清素代謝的改變,進而影響腸道功能和情緒調節。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腸躁症患者經常伴有憂鬱症狀,並強調了維護腸道菌群平衡對腸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總之,腸道菌群、腸躁症與血清素之間的關係為我們提供了關於腸道與心理健康的新見解。進一步研究這些相互作用有助於發展針對腸躁症和憂鬱症的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腸道菌和腸胃蠕動太快

另外,一些細菌可能會影響腸道運動的節律。例如,一些研究發現,IBS-D患者中,Akkermansia屬的細菌可能會增加,這些細菌會產生腸運動素(Motilin),這是一種促進腸道運動的激素,可以影響腸道的節律性和動力學,進而導致腸胃症狀的出現 [53]。另外,一些研究還發現,IBS-D患者中的某些細菌群落,如某些菌門的Clostridium和Ruminococcus等,可能會影響腸道的平滑肌收縮和蠕動,進而影響排便的正常節律 [88,89]。

腸道菌和腸躁症IBS-D

總的來說,腸道菌群在IBS-D的發病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組成和代謝功能的異常都可能與症狀的出現和嚴重程度有關。因此,通過調節腸道菌群組成,可能有助於緩解IBS-D的症狀,進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不過,目前關於腸道菌群在IBS-D中的作用機制和調節方法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和爭議性,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加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