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和飲食異常:腸道菌群的影響及益生菌的潛在幫助


【焦慮症、飲食異常和腸道菌群】

近期研究顯示焦慮症、情緒障礙和飲食異常之間存在密切關聯。焦慮症患病率約5%至30%,情緒障礙患病率約5%至15%。COVID-19大流行更使這些數字有所增加。飲食異常如厭食症、暴食症和過食症則是最常見,多發於10至20歲的女性。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尚不明確。

【腸道菌群的潛在幫助】

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對焦慮症和飲食異常具有潛在幫助。神經機制方面,焦慮症患者的杏仁核、海馬迴和前扣帶皮質功能受損,飲食異常則涉及多巴胺通路的變化。此外,腸道菌群的組成對於病理生理也有重要影響。

【腸道菌群的影響】

腸道菌群與中樞神經系統存在密切互動關係。腸道細菌合成的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多巴胺、GABA等,能與中樞神經系統相互作用。此外,腸道微生物多樣性與食慾調節有關。飲食改變可能導致腸道微生物失衡,引發免疫反應和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

【研究和治療潛力】

分析焦慮和飲食異常患者的腸道菌群組成對於研究和開發新治療方法至關重要。研究結果有助於了解腸道菌群調節情緒和飲食行為的機制,為改善焦慮症和飲食異常的治療提供新策略。

【#焦慮症 #飲食異常 #腸道菌群 #研究 #治療】

Effects of Microbiota Imbalance in Anxiety and Eating Disorders: Probiotics as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t J Mol Sci. 2021 Mar; 22(5): 2351. 

1 : 焦慮症、情緒障礙和飲食異常的關聯

焦慮症和情緒障礙對許多人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據研究顯示,焦慮症的患病率約在5%到30%之間,情緒障礙的患病率則在5%到15%之間。近期的研究還指出,COVID-19大流行使這些百分比有所增加。此外,飲食異常(EDs)與焦慮症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厭食症、暴食症和過食症是最常見的飲食異常,且通常在10至20歲之間開始發作,以女性居多。在歐洲人口中,飲食異常的終生患病率為2.5%,其中有33-40%的人患有焦慮疾病,19-50%的人患有情緒障礙。然而,對於焦慮症和飲食異常的病理生理學,我們尚不清楚其中的複雜性因素。

但是焦慮,情緒和腸道菌有關聯性嗎?多項研究顯示,飲食失調和焦慮症患者的腸道菌群存在失衡。例如,在廣泛性焦慮症中,存在炎症能力較強的細菌群,如糞腸球菌、梭狀芽孢桿菌或大腸桿菌-志賀桿菌,這些細菌群與焦慮程度呈正相關,而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的細菌屬則較少,其缺乏會引發腸道屏障功能障礙[119]。因此,病原性細菌的增加可能加重焦慮症狀。相反,某些細菌屬如梭狀菌與焦慮緩解呈正相關[47]。這尤其有趣,因為已有研究顯示情緒幸福感與梭狀菌優勢狀態之間存在著顯著的聯繫[120],並且梭狀菌在情感圖像處理方面的反應增強[121]。與具有鎮靜和抗抑鬱效果相關的

120. Lee S.H., Yoon S.H., Jung Y., Kim N., Min U., Chun J., Choi I.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gut microbiome profiles by enterotype. Sci. Rep. 2020;10:1–9. doi: 10.1038/s41598-020-77673-z.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2 : 腸道菌群對焦慮症和飲食異常的潛在幫助

飲食異常的神經機制主要涉及獎勵、行為控制和決策過程。研究顯示,焦慮症患者的杏仁核、海馬迴和前扣帶皮質功能受損,而這些區域參與情緒和恐懼的生成和調節。在厭食症和暴食症中,杯狀核與前

繼續扣帶皮質和腹部基底核之間的連接增強,但是前扣帶皮質和杏仁核與下視丘之間的連接減弱。而在過食症中,腹內前額葉皮質、額下回和杯狀核的活動減少,這些區域與自我調節和衝動控制有關。此外,多巴胺通路的變化是飲食異常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厭食症和暴食症中,與血清素受體可用性和多巴胺受體結合有關的自我傷害回避機制也發生了改變。此外,飲食異常影響了胃泌素和瘦素等神經肽的調控,這些神經肽與中腦邊緣多巴胺系統互相作用,受到損害。這些神經機制的改變可能在焦慮和飲食異常的發展和病理生理中起著重要的角色。

3 : 腸道菌群對焦慮症和飲食異常的影響

腸道菌群的組成對於焦慮症和飲食異常的病理生理具有重要影響。腸道菌群包括厚壁菌門和拮抗菌門等多種微生物,並且與中樞神經系統存在著密切的雙向互動關係。腸道細菌通過合成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多巴胺、GABA、乙酰膽鹼和谷氨酸,與中樞神經系統相互作用。此外,腸道微生物多樣性與食慾調節的紊亂有關,因為它們能夠影響腸道飽腹通路。飲食的改變可以導致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和組成的失衡,降低厚壁菌的豐度,增加拮抗菌門的存在。此外,腸道菌群的變化還可以減少從飲食中攝取的卡路里,改變免疫反應並激活先天免疫系統。腸道菌群失衡還會增加細菌脂多醣(LPS)的含量,引發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如白細胞介素-6(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並對突觸蛋白進行調節。此外,最新研究還指出腸道菌群與HPA軸的反應性有關,影響內分泌途徑和行為變化。因此,腸道菌群的失衡可能導致異常的葡萄糖皮質激素水平並促進行為變化。

4:腸道菌群的研究和治療潛力

對於研究和開發基於菌群調節的新療法工具,分析焦慮和飲食異常患者的微生物組成至關重要。了解這些患者微生物群落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開發出基於菌群調節的創新治療方法。腸道菌群與焦慮症、飲食異常之間的關聯研究將揭示新的治療方向。這項研究的結果可能有助於確定腸道菌群在調節情緒和飲食行為方面的具體機制,並為改善這些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策略。

5 : 只有補充益生菌就夠了嗎? 腸道菌受飲食習慣影響甚深 

腸道菌群的組成受飲食特徵的影響甚深[50,117]。此外,腸道菌群在體重增加和從食物中攝取能量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人體菌群的平衡失調與多種疾病有關,例如與飲食相關的心理疾病[118]或廣泛性焦慮症。因此,對焦慮症或飲食失調患者的腸道菌群進行科學研究,有助於創新性地理解飲食失調和焦慮症的病因病理。 反過來說,要調整"體質",必考量必需是全面的,益生菌,飲食,輔助的中西醫治療等,都必須同時進行,才能達到改善道體質的作用。 

117. Gentile C.L., Weir T.L. The gut microbiota at the intersection of diet and human health. Science. 2018;362:776–780. doi: 10.1126/science.aau5812.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